學(xué)習(xí)中心
目的: 完整取出大鼠腦部(取材)
操作步驟
流程:1)麻醉 2)開胸 3)心臟左心室穿針,剪開右心耳 4)生理鹽水沖水 5)4%多基甲醛固定 6)取腦 7)保存或切片.
1 多聚甲醛的配置:
一般方法為:4%多聚甲醛PBS緩沖液配法:稱取40g PFA溶于裝有500ml DEPC水的玻璃容器(燒杯或燒瓶)中,持續(xù)加熱磁力攪拌至60~65℃,使成乳白色懸液。用 1.0mol/L的NaOH值至7.0,使呈清亮狀(滴加),再加入約500ml PBS,充分混勻(在冰浴或冷水浴中),可再檢測一下pH,過濾后定容至1000ml,室溫或4℃保存?zhèn)溆谩?br />
我們用的方法:加熱至60~65℃固然融解的快,不過容易揮發(fā),氣味難聞,不是好的選者。我們是這樣做的,感覺不錯,在此強(qiáng)烈推薦:先配好pbs,稱好相應(yīng)的多聚甲醛, 37c水浴或溫箱密封放置2天,就能全溶。
3 麻醉后開胸:暴露充分些容易心臟穿刺及剪開右心耳。箭頭所指為右心耳。
4心尖插入灌注針頭,剪開右心耳,開放靜脈血。
5 夾閉腹主動脈:只灌注上肢及頭腦,固定的好又快,又省多聚甲醛。多聚甲醛用100ml以下即可。
6 先灌注生理鹽水約100ml,見到老鼠兩前肢及兩肺變白可改灌注多聚甲醛。
7 灌注成功的標(biāo)志:剛開始灌注時老鼠前肢劇烈抽動(下肢不抽動證明腹主動脈夾閉完全);前肢及頸部僵硬;所灌注的腦組織白而硬。
8 分離除去后頸部肌肉 。
9 用彎鉗仔細(xì)剔除顱骨 。
名稱:大鼠幽門結(jié)扎性潰瘍(pylorus ligated gastric ulcer) 標(biāo)準(zhǔn)操作規(guī)程(SOP)
關(guān)鍵詞:大鼠 幽門結(jié)扎性潰瘍
目的:制備潰瘍病模型,評價抗?jié)兯幍淖饔?br />
原理:大鼠幽門結(jié)扎后胃液滯留,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粘膜長時間消化,引起潰瘍
主體內(nèi)容:
1.器材:手術(shù)剪,縫合線(粗),持針器,皮鑷子,止血鉗。鐵絲鼠籠。手術(shù)燈,縫合用25 W照明燈3個。乙醚,麻醉鐘罩及麻醉口罩。標(biāo)本固定瓶,平皿。10%福馬林。大鼠手術(shù)臺4個。分光光度計。生理鹽水。
2.潰瘍指數(shù)測定
大鼠60只,體重150-250 g均可,一批實(shí)驗體重范圍<50g, ♂♀均可。 隨機(jī)分為以下6組:
第1組:對照組, 生理鹽水 5 ml/kg
第2組:賦形劑組 5 ml/kg
第3組:法莫替丁 40 mg/kg
第4組:受試藥 低劑量
第5組:受試藥 中劑量
第6組:受試藥 高劑量
另取大鼠4只,為衛(wèi)星組,處理同對照組,于手術(shù)后14、16h各處死2只,動態(tài)觀察潰瘍形成情況。
給藥時間:如考慮為局部作用者,可術(shù)前給藥;如為吸收作用者,結(jié)扎后在12指腸內(nèi)給藥。
大鼠禁食(不禁水) 48-72小時時在乙醚麻醉下結(jié)扎幽門。碘伏消毒皮膚,在劍突下一橫指以下正中切一1 cm縱行切口,注意切開皮膚時先輕后重,以免割傷肝臟。止血鉗鈍行撐開腹膜,用止血鉗(頭子上穿硅膠管)夾出胃及十二指腸,找出胃和十二指腸交界處,在十二指腸下避開血管穿雙線線(用縫合針),用雙線結(jié)扎。注意結(jié)扎時確保線置于幽門與十二指腸連接處,如結(jié)扎位置低時,十二指腸液反流,可使病變減輕。間斷縫合腹壁肌肉和皮膚(各三針)。每組結(jié)扎開始及結(jié)束時均記錄時間。術(shù)后禁食、禁水,結(jié)扎后14-18小時(一般為18h)頸椎脫臼處死(處死時間視衛(wèi)星組大鼠形成潰瘍而定), 將10%福馬林注入胃內(nèi),固定30分鐘后取胃沿胃大彎剪開,平鋪后用攝象機(jī)攝象(放大7倍),用真彩色圖象分析儀測量潰瘍面積(ulcer area),按Okabe法計算潰瘍指數(shù)(ulcer index)。潰瘍指數(shù)計算如下:
潰瘍面積(mm2 ): 1-12 13-25 26-37 38-50 ≥50或穿孔
潰瘍指數(shù): 1 2 3 4 5
試驗時間安排舉例:
2001年2月27日8:00am開始禁食,不禁水
2001年3月1日:7:30pm開始結(jié)扎(結(jié)扎后立即十二指腸內(nèi)注入藥物0.5 ml/kg),術(shù)后禁食水
2001年3月2日1:30取材。
3. 大鼠胃液分泌量、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測定。
選體重為180-220 g 大鼠,雌雄各半,按性別、體重隨機(jī)分組,禁食48小時,自由飲水, 灌胃給藥30分鐘后在乙醚麻醉下開腹結(jié)扎幽門, 6小時后收集胃液,離心分離胃液,按下法測定胃液量、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:
(1). 胃液量及胃液 pH測定:
收集離心后的胃液,用量筒測量胃液體積,用酸度計測胃液pH值。
(2).游離鹽酸及總酸度測定:
取5 ml胃液,用酸度計監(jiān)測,用0.1N NaOH滴定至pH 7.0,記錄所耗用的NaOH毫升數(shù),計算游離鹽酸。然后加入1%酚酞2滴為指示劑,再繼續(xù)用0.1N NaOH滴定至出現(xiàn)酚酞色,記錄所耗用的NaOH總量,計算總酸。
游離酸(mmol/L)=滴定5 ml胃液(至pH7.0)用去0.1N NaOH(ml) ×20
總 酸(mmol/L)=滴定5 ml胃液(至出現(xiàn)酚酞色)用去0.1N NaOH(ml)×20
總酸排出量(mmol/L•h)=總酸度×胃液體積÷6
(3)胃蛋白酶活性測定
取離心胃液0.1ml,加入1%牛血清白蛋白(0.1 N NCl配制) 1 ml.37℃溫孵20分鐘,加入2 ml 1%三氯乙酸,并在沸水中加熱5分鐘,冷卻后過濾,取濾出液0.2ml,加入2 ml 0.1 N HCl、3.5 ml 0.6 N NaOH溶液,同時加入稀釋后的Folin-酚試劑1.5 ml, 混勻、靜置10分鐘后在680 nm處測光密度。以酪氨酸標(biāo)準(zhǔn)曲線計算胃蛋白酶活性。以μmol/h酪氨酸表示胃蛋白酶排出量。胃蛋白酶活性單位規(guī)定為每分鐘生成 1 μmol 酪氨酸作為1個活性單位。